<button id="ki4wp"></button>

  • <rp id="ki4wp"></rp>

    <span id="ki4wp"></span>
    <th id="ki4wp"></th><tbody id="ki4wp"></tbody>

    1. 您當前的位置:首頁 > 茶+ > 人文歷史

      兵荒馬亂中的茶馬貿易

      作者:楊凱 來源:普洱雜志 時間:2017-03-02 00:00閱讀:0

      那時藏區的滇茶,相當一部分是走木里或西昌進入康區,在西康就開始銷售了。也就是說,向北再向西進藏的道路當時更加通暢,同時,有一部分茶借著銷往藏區的名義中途就開始邊走邊賣了。這條道路一直是滇西大理、鶴慶商人們的傳統路線,個人感覺,這條路也應該是滇北茶馬古道的正路。

      在古代,中原交通以牛車、水運為主,他們的好處是運量大,便宜。但水運受限于航道,牛車速度太慢,用馬車則更有優勢。一旦“中原變亂,邊患無常之際,馬之為用,更重于平時?!币虼?,我們常常將兵馬兩字連用,將它當成國之利器,關乎社稷安危。

      然而,良馬主要產于塞外,《漢書》有如下記載:“虜皆騎馬,日行數百里,來如風雨,去如決弦,以步追之,勢不相及。今莫如市馬?!碑敃r用來買馬的主要是金銀和絲綢,然而金銀有限,絲綢也因制作困難,中原市場較大而供不應求。

      1913年,滇商在西藏芒康被害后云南方面與川軍協商的文件。圖中文件是民國初年關于云南商人經過北線去往康定(當年叫打箭爐)的文件,從文件中可見,此路雖然商旅輻輳,但并不平靜。清末沿途的喇嘛利用寺兵設卡收稅,民國中土匪、官兵時出搶掠,嚴重時會有人亡物損的風險。因此,兩條進藏的道路互為補充,形成網絡,必要時,大家會尋找相對安全的道路。


      到了唐代,種茶業興起,一種年年生生不息之農副產品,因有解青稞之熱,肉食之腥的奇效,成了邊疆貿易的重要等價物,“睦鄰不以金帛,控馭不以師旅,以市之微物,寄疆場之大權,其為茶乎?!辈桉R貿易對國家的重要性可見一斑。中國的茶馬互易政策肇始于唐代,茶馬司的設置則始于宋。由于這兩個時期云南還屬于南詔或大理國統治,同時南詔自己產小馬,也產野茶,兩樣都不入中央政權的眼,故當時南詔、大理國北部有溝通交流的道路,但沒有茶馬互易的需求。

      說這些道路是茶馬古道似乎有些牽強。那時的茶馬司主要設置于川陜,與云南沒有關系。到了明代,我們注意到滇北昭通(當時叫烏蒙)所產烏蒙茶出現在典籍中,但當時烏蒙歸四川馬政管理,故不宜把它納入云南。

      當然,元、明兩代典籍中關于云南北部少數民族中存在茶葉、土貨交易的文獻是不少的,如:[元]李京《云南志略》(金齒百夷)“交易五日一集,旦則婦人為市,日中男子為市,以氈、布、茶、鹽互相貿易?!?[明]徐霞客:“茶山野人時以茶、蠟、黑魚、紅藤、飛松五種商品入關交易鹽、布?!边@里涉及的主要是中緬邊境和滇西一帶的民間貿易,不成規模。

      1913年,滇商李小城由木里前往康定途中被殺害,該文件講述了當時事發經過。


      清順治十八年三月(1661年),西藏的達賴喇嘛和干都臺吉“以云南平定,遣使鄧幾墨勒根賚方物及西蕃蒙古譯文四通入賀三桂,求于北勝州(今永勝縣)互市茶馬”。吳三桂認為,盡管云南歷史上沒有北勝州開市的先例,但云南因為征戰的需要,正需買馬,與其跨越千里,去陜西買馬,還不如在云南開市易馬。從此,云南滇北,道路大暢,茶去土來(藏區、彝區的土產),貿易興旺。

      幾年后(康熙五十九年,公元1720年),杜昌丁隨云貴總督蔣陳錫從昆明出發進藏平亂,他們所經道路是昆明—大理—劍川—中甸—德欽進藏。他將每日行程記錄為《藏行紀程》一書??上?,他只是把這條道路當成一條有軍事意義的道路,并未把這條道路與茶、與茶馬相提并論。

      不過,從他記述當時用溜索、浮橋渡江,多人死傷的情況看,這條道路一直不是一條好的貿易道路。

       

      普洱●中國普洱茶唯一專業雜志 COPYRIGHT (C) 版權所有 2007 普洱雜志社

      滇ICP備11003493號-1  云新出科通[2011]1號  滇公網安備 53080202000230號

      蜜臀91精品国产免费观看_国产中日韩一区二区三区_99精品一区二区免费视频_一国产一级淫片a免费播放口

      <button id="ki4wp"></button>

    2. <rp id="ki4wp"></rp>

      <span id="ki4wp"></span>
      <th id="ki4wp"></th><tbody id="ki4wp"></tbody>